替代役也要打靶?兩天成功嶺教召紀錄
九月中接到了替代役教召的通知,要在十月底進行為期兩天的射擊訓練。
原本以為替代役應該不用再碰到槍,結果沒想到還能回成功嶺一趟。
以下簡單紀錄一下這兩天的流程,給之後可能被叫到的朋友參考——實際細節每個梯次可能不太一樣,但整體應該差不多。
🧾 事前準備
公所的通知上註記了以下資訊,在三天內透過郵件提供給承辦人員。
- 存摺影本:作為後續薪餉等費用發放
- 葷素飲食:以利統計當天的便當數量
除此之外,若在外縣市工作,記得申請「在職證明」。依照工作地點,可以領取相對應的交通費。
報到當天記得攜帶
- 身分證
- 印章
- 在職證明(Optional,若在外縣市工作)
📅 召集當日
公所集合
我們是在早上七點五十分在公所集合,不算太早但對平常九點才上班的上班族來說有點小硬。
承辦人員會進行身分核對,後續完成簽到手續。一共有兩份文件需要簽名,分別是報到以及交通費補助。
報到後會發放名牌、替代役背心,並且會統一收手機。公所有提供一人一個獨立的小袋子,手機會在離開營區後再行發放。
出發營區
點完人數後,便搭乘遊覽車出發成功嶺。
這段路程沒有手機其實挺無聊的,不過因為起的較早,倒是可以好好睡上一覺,又或是吃個早餐。
🔫 第一天:制度講解、模擬練習
到達營區之後,正式開訓典禮約莫在早上十點開始。我們因為公所離營區比較近,不到九點就到了。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時間,建議可以自己帶書進去看,兩天的時間幾乎都在等待。
第一堂課大概一個小時,講解目前的兵力結構,主要分成四類:
- 主戰部隊:以志願役軍人為主的部隊,負責執行戰場主要作戰任務。
- 守備部隊:以義務役為主的部隊,主要負責城鎮、重要目標的防守任務。
- 民防系統:整合政府各部門、民間力量、地方政府及替代役等,在戰時協助災害救援及支援作戰。
- 後備系統:透過退伍軍人及後備人力,進行有效動員,支援戰時作戰。
替代役屬於第三類的民防系統,然後說明當前的替代役教召主要分為以下四大類:
- 初級救護員(EMT-1)繼續教育訓練
- 治安維護組及防災救護組訓練
- 實彈射擊訓練
- 城鎮韌性(全民防衛動員)演習訓練
各類別訓練天數不同,本次是第三種的實彈射擊訓練。
這堂課另外的重點是,目前的教召規定,各人八年內上限四次教召,所以剛退伍的召員有很大機率會再收到召集令。
上完課後,就是漫長的等待,等五百個人依序上遊覽車前往模訓館吃午餐。
下午的課程在模訓館進行,各波次依序進入模訓館操作模擬槍枝。沒輪到的則在外頭練習射擊流程,等待的時間真的比射擊本身還長。
這部分的課程若是近期退伍的替代役應該都不陌生,在替代役的新訓時期,都已經加入這邊的課程。只不過一年半的役期結束,大部分也都遺忘得差不多。簡單的複習便可恢復記憶。
演練完後,大約在下午四點左右,依序由各區遊覽車載離營區,返回各區公所解散。這邊等待上遊覽車的期間也是無盡的等待,記得帶書進來看!
🎯 第二天:射擊訓練、槍枝分解
第二天一早便開始實施射擊訓練,各波次依序至靶場打靶。一波二十人,打的是 65K2 步槍,越後面接近中午的波次槍枝會變得很燙,雖然還可忍受但仍要小心。打靶的過程相當快速,槍枝也已擺放在靶區因此也不會有置槍的流程。上靶台後等待口令,裝填子彈,左線預備開保險,右線預備瞄準靶心,然後開始射擊。
一個人會打到兩個彈匣,總共十八發。射擊距離只有二十五米,非常的近,基本上有瞄準到準心都能上靶紙。市府還準備了一些小禮物送給幾個打得相對精準的召員,我覺得算是相當用心。
下午進行兩部分課程,分別是槍枝分解和九洞板訓練,拆解的同是 65K2 步槍。不過課程時間很短,大致上講解後,各召員輪流練習一兩次就得換組,但整體說明算是相當清楚,不會因為時間緊迫而胡亂帶過。
最後一個小小的結訓完,約在下午三點左右,又是漫長的等待排隊上遊覽車,各自回區公所解散。
💭 心得
以兩天的教召來說,考量到各區之間的交通時間,整體課程其實相當緊湊。兼之這個梯次的召員有五百多人,光是大家輪流操作就花掉不少時間,所以課程內容相對簡單。
雖然如此,我認為整體內容雖少但不馬乎,起碼我自己是有複習到之前學習的槍枝知識,並回顧槍枝的使用,還學到之前沒上過的槍枝分解。
比較美中不足但可能也不易改善的是,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等待。好比從講堂到模訓館,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,走路過去的時間可能跟五百多人等待遊覽車,一台一台載的時間差不多。當然坐車是舒服很多,我想可能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營區的考量。總而言之,課程中間間隔有很多的等待時間,良心建議帶本書進來看!
記得帶書!!!!
還有可能是因為同梯次入伍的人,比較容易同期被教召,中午空檔有蠻多時間可以去找同梯聊天交流近況。
總之,兩天不用上班遠離工作,可以請公假又有光明正大的理由不用回訊息,還是挺開心的啦!雖然過程中有不少等待,不過能重新體驗軍中生活、複習射擊操作,也算是一段特別的經驗。
— 記得帶書。📚

